回應近日海報標貼行動
- hkbuciespps
- Sep 8, 2017
- 2 min read
回應近日海報標貼行動

2017年9月7日,香港浸會大學石門校園內出現多張「香港獨立」及「支援中大學生會」之標語,皆為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社會及公共政策研究學會(下稱本會)成員所為。是次行動旨在喚醒各同學對香港前途問題的關注,及 支援中文大學學生會爭取表達不同政見之言論自由。
「香港獨立」近
年鬧得熱烘烘。政治犯、政治流亡者、一地兩檢、國歌法、選擇性檢控,所謂的法治,好像已名存實亡,無法保障我們之權利和自由。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劉子頎於本科生開學禮致辭時,希望新生關注香港前途。他在致辭時問新生:「30年後你想住喺香港,定住喺中國?」劉會長亦提到香港的前途問題並非30年後才值得討論,形容香港沉淪早已開始,他又寄語學生重視香港人身份、多關心社會時政,一起守護香港。我們希望透過是次活動,喚醒同學對香港前途問題的關注,未來本會將舉行一系列活動,推動更多有建設性之討論。
近日,多間院校有同學貼出「香港獨立」之標語及海報,但受到校方撕毀及校外人士介入及騷擾。此等行為無疑是政治審查,打壓言論自由。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乃天賦人權,即使有人不認同香港獨立的政治主張,也應該享有談論香港獨立的權利。在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裡,任何政治主張和言論都應該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,任何政治主張也應有作為學術討論的自由。校方打壓港獨言論,不僅是剝奪學生政治權利,更是對學術自由的侮辱。
我們樂見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尊重同學言論自由,既然校方重視同學發表意見的權利,是否應該重新考慮民主牆之選址? 民主牆的形式源於文革時期的大字報,即民眾在公眾場所張貼文章表述某種政治主張或心聲。但有不少同學反映,現時民主牆之位置及大小,極不方便同學表達言論。因此,本會將發起聯署行動,要求浸會大學學生會及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研究重新為民主牆選址。
二零一七年九月八日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社會及公共政策研究學會
Comments